11月26日下午3:30,学校新一届校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D三楼会议室召开。全体校务委员会委员、列席委员24人出席会议,王亮伟校长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推举王亮伟校长为新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忠元副书记为副主任委员;推举具有丰富宝贵经验的老同志正校级调研员史俊华同志、副校级调研员董伯荣同志、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吴文龙主任为校务委员会顾问;推选动画艺术系周朝平老师、体育教研室包云老师、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启云家长为常任列席委员。
王亮伟校长分别为新一届校务委员会委员王子平、王亮伟、朱静波、张桂春、张群元、李文刚、杨国富、杨春柏、汪建义、周一平、周长明、徐方忠、耿淬、钱忠元、钱荣明、陶卫东、高月波、黄小璜、彭小红、熊青云、魏平以及常任列席委员包云、周朝平、张启云颁发了聘书。
全体委员共同重温了经校五届五次教代会通过的《校务委员会章程》修订稿�!吨泄仓醒牍赜诮逃逯聘母锏木龆ā分兄赋觯骸把V鸩绞敌行3じ涸鹬疲刑跫难R枇⒂尚3ぶ鞒值�、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毙N裎被嵊猩笠檠0煅Х秸�、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重大改革方案、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废除、经费预决算等五项审议任务。校务委员会一般由校长、党委书记(或专职副书记)、副校长和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学生会负责人,以及学校其他各界人士代表组成。由师德高尚,忠诚于教育事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有见解、学术造诣深、有影响,有丰富治校和治学经验的老职教工作者以及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作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代表担任。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相关代表列席会议。一般由15至21人组成。一般每学期召开两次。
随后,主任委员王亮伟校长和副主任委员钱忠元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王校长回顾了建国后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从一开始由政府派出校长专责学校管理,到由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到党委、校长室和教工代表三位一体的校长负责制。在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中,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和教代会一样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校长介绍了新一届校务委员会产生的过程。校务委员会的产生十分注重民主程序,体现民主管理。通过全校推荐、各方面代表民主协商、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公示的程序,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新一届校务委员会组成包括了校长、党委书记(或专职副书记)、副校长和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学生会负责人,包括了各综合部门、教学部门、学生部门、后勤财务部门及各系部代表,包括女教工代表、学生代表、青年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包括了专业学科、公共学科代表,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王校长着重说明了校务委员会的身份、职责和要求。校务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是职务,聘任期限为三年,具有讨论重大问题,起咨询、参谋作用,重要工作作出判断,重大问题帮助校长做出决策。校务委员会具有五项任务,担任委员也是有条件的,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校务委员会为更是一种责任。有责任关注学校办学方向及重大规划,关注学校重要规章制度,关注学校重要管理改革方案,关注学校师资队伍及教职工利益,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建议委员们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有关制度。要熟悉学校内部及外部情况,才能协助好校长做好相关工作;还要善于思考,勇于思考。
校务委员会委员要求师德高尚,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经常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把握好决策的第一手资料;要有见解,勇于参政议政,集中多数人意见,把握好方向;要严格自律,自我要求要十分严格;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原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要树立全面整体观念,统筹协调,不仅代表个人和部门,更是要代表学校、国家利益,三者不可偏废,要防止过于集中和极端的民主,处理好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
王校长明确了下阶段校务委员会要讨论的问题,包括校内津贴分配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新校区搬迁方案、专业建设复评估、十二五规划、师生员工利益问题和学校明年经费预算等。
校党委钱忠元副书记介绍了各方面代表民主协商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的基本情况。大家一致认为本届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常任列席委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或德高望重,或已有建树,或很有见解,都是“重量级”的;共同呼吁委员们多听取意见和建议,多做调研工作,倾听民声;也纷纷表示将支持委员们的工作。
钱书记要求委员们要多做调查研究,例如产学研如何做出刘高职模式,就像常州产学研如何做出常州模式;校企合作如何举一反三,实现校企共赢。
钱书记要求委员们要积极宣传学校政策和措施,为建设和谐校园工作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