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外围平台网站_一对一空降可约_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500元4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全真生产线 校企“零过渡”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机电工程系:程 珏 | 日期:2008年9月8日 | 浏览14007 次]
  实训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营造以企业生产为背景的实训环境,以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实战训练,让学生亲身感受项目生产流程,在真实的企业项目生产过程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就成了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轴承座生产线是机电工程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在暑假新近引进的,经过一个月的整体调试,现已正式投入生产。此次生产线将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结合,完全按企业的正规要求安排生产任务。5台加工中心按轴承座生产的工艺流程分项目运作,由0551、0552、2431、2432班部分学生组成的数控集训队进行现场操作。学生们在早上8点到晚上9点的三个时间段内,轮换上岗,每天可做10到15件成品,目前已完成一期500件产品中的100多件。由于此次对产品的精度要求相当高,加工难度较大,系部所属专业教师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全部下到车间,负责对产品生产、质量的管理。
  通过近一个月的全真生产线的实训演练,学生们熟悉了整个轴承座生产线的工序流程,亲身感受到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刀具因磨损产生的微小偏差会使工件成为废品;轴承孔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产品的批量与交货期直接影响加工工艺等等。真实的企业生产线的完整引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此同时,专业教师接触到了更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项目课程的开发有了更直接的基础。
  实训环节是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而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将技能训练、优才培养项目化,必能真正推动学生就业力的系统提升,大大缩短就业的适应期,从而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