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面向全国的中小学校提出:要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抓紧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总结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以广播操和慢跑为主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校校本大课间体育活动。本学期期初,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多次调研、商榷,并在专业系部密切配合下,我校校本大课间体育活动如期开展。
大课间校本化实施实质上是学校进行大课间校本化开发的开放、民主决策过程,是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的条件在规定时间内自主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过程。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大课间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是指学校大课间实施的问题由学校来决定,经校长、教师、专家共同分析形成实施方案,在学校中实施。三是基于学校,是指大课间实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让学校的资源更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加彻底。此次我校校本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以上述三方面为理论依据进行构建。
在校本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因地制宜,因各专业系部学生的技能储备区别对待,灵活多样地进行了统筹安排。除了以往的广播操项目以外,拓展到健身操、健美操、羽毛球、篮球、排球、太极拳、跳绳、踢毽、长绳等项目,不仅大大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更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锻炼的有效性。
校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离不开各专业系部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动画艺术系吉惠芬老师和商贸管理系刘霞老师所付出的辛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