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父母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这番苦心,也许孩子并不理解,或者并不领情。在学生的《自我教育手册》中,也有学生倾诉自己与家人的矛盾,为此,0743班在10月25日的主题班会上,举办了一次“咱爸咱妈”的班会活动,让同学们心有所动,心有所感。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响起,有的同学也在轻轻哼唱,当屏幕上出现一组父母送孩子上学,守着一大堆行李时,全班12位住校生先向大家讲述自己来上学的情景,有的是自己来的,因为行李已经由父母送到常州的亲戚家,有的是三个家长陪同,还有的同学是由爷爷送来的,甘娟娟同学还说,父亲一直在南京做生意,很少回家,可是那次专程赶回来送她,让她觉得特别欣慰;张迪同学从小跟奶奶或外婆过,父母奔波在外,那次是妈妈陪她来上学,让她觉得好温暖。有一位女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抽泣起来,情绪感染了大家,又有几位女生也落泪了,一时间,教室里安静极了,原来,父爱和母爱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中,甚至我们都很难一一讲述,唯有化成一个字:爱。
当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哪个家里没有矛盾呢?大家又纷纷交流自己和爸妈有矛盾时是怎么解决的。陈恺说自己曾经当着妈妈的面生气地摔破一个碗,结果把妈妈气哭了,自己心里特后悔,主动道歉,妈妈也原谅了他;陈淼同学说也会和爸爸妈妈冷战,不过自己会主动多做些家务,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陆心悦同学说,有一次和家人闹别扭,睡不着觉,故意在家里走来走去,早上饿了,还是找妈妈要吃的,妈妈嘴上还是唠叨,可是马上去做饭了。
接下来的小问题,难倒了一些同学: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哪一天?你的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是怎么过生日吗?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同学,有一半以上;知道爸爸和妈妈生日的同学,有一半;而第三个问题,让多数同学沉默了,因为爸爸妈妈在自己的生日那天,都没怎么提起“生日”这个词。
这次主题班会是朴素的,一个又一个的同学站起来讲述,但就在这种普通的谈心中,每个人都了解到别人对父爱母爱的感受,也在交流中知道遇到矛盾时的处理办法,一节课结束了,可是这短短40分钟留给每个人的,是沉沉的思考:我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