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续写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合作项目“创新互鉴 共塑发展”成功故事,总结中国职业院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格局、创新动能和强劲效率,4月12-14日,2023年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院校研讨班暨年会在杭州召开。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秘书处主办。来自教育部、合作企业、项目试点院校的领导和专家等600多人参加会议,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学业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成果开发、数字化技术创新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方军,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同济大学外事办主任、SGAVE项目总负责人陈翌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我校副校长刘洪亮、校党政办(国际交流合作处)主任齐继权、交通工程系主任钱荣明参加年会及相关研讨。
方军在开幕式致辞。他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最关键部分之一,使命重大、责任光荣。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通过重构教学大纲,重塑教学过程,重建双师型队伍,重整实习基地等一系列措施,让企业全面高质量地参与职业教育,打造校企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金字塔塔尖的高素质人才。他希望各项目院校根据办学实际,明确标准和任务,坚持成果导向为主,将校企合作质量放在首位,注重积累经验,将项目经验有效辐射,反哺学校其他专业建设,真正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雷星晖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中德教育合作发展历程,指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等8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之下,由教育部与德国等欧洲先进国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实施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旨在促进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他希望以此次研讨班暨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向职业化、技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贡献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陈翌代表项目秘书处就SGAVE项目工作进展作年度报告。项目新阶段将原有的SGAVE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专业领域的横向移植和拓展,试点院校的建设领域涵盖了智能制造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汽车领域(包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9个核心专业。SGAVE项目第三期建设总体目标旨在借鉴德国等欧洲国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技术和经验储备,按照“双元制”模式要求,中德联合开发和实施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精品项目,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合作项目历经十余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两国职业教育领域成功的范例之一。我们通过SGAVE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并与各国共享经验成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自觉的担当,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深入推进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汽车领域)是我校主动参与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一步完善我校校企深度“三融四共”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研究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从初学者、生手、熟手、能手到专家的逻辑规律,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